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

作業二 急凍醫世代心得報告


急凍醫世代-2009醫療與科技藝術國際展
為國立美術館首度嘗試在內容及議題上橫跨藝術與醫療兩
大領域,除引介當代科技藝術的發展外,也試圖探討生物
科技與醫療技術所帶來的多元議題。


本展由青年策展人吳梓寧、簡上閔策劃,策展訴求以醫療
「倫理學」與「無障礙科技藝術」為主軸,共邀請了22位
(組)國外藝術家、5位國內藝術家、2組學生創作團隊,
共展出30件作品,並以「肉身與癲狂」、「未來身體」、
「反霸權醫療」、「無障礙科技藝術」等四個不同面向分
別呈現。透過互動裝置、影像輸出、虛擬網路等類型作品
,讓觀眾在「體驗失能」與「多重感知」的感官觸動中,
轉換「觀展/參展」、「醫生/病患」、「治療/被治療
」、「完整/殘缺」等二元對立的角色,重新審視不同主
體位置的感受,同時對於因醫療所產生有關身份、權力、
潛在慾望、身體感知等面向進行探究,讓我們一方面看到
科技如何影響藝術家的想像,另一方面也看見藝術家的人
文關懷如何切入科技的發展。藝術與科技的相互激盪與合
作,勾勒出一個我們尚在試圖掌握的世界。藉由本展,試
圖探討生物科技與醫療技術所帶來的多元議題。我們對自
身的科技文明或將有所反思,也可略窺人類社會未來可能
的發展。

美國紐約大學「ITP實驗團隊」的作品《斜坡:輪椅介面》
(RAMPS),與韓國藝術家鄭永賢(Young Hyun Chung)
的《數位輪椅藝術》(Digital Wheel Art),皆以輪椅做為
試驗媒介,企圖提升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品質,為「失能者」
保留「創作」權利。善用簡易操作介面,任何人均能藉著
推移輪椅兩側的滾軸,成為混音DJ與畫家。另外,有著神
經科學背景的跨領域藝術家蒙哥馬利(Sean Montgomery)
,設計了充滿時尚感的上衣、錶帶與思考帽,能接收從脈
搏、汗液等生物反應所轉換成的訊號。以錶帶為例,錶帶
上的顯示器立刻改變顏色,生理感知讓真實情緒無所遁形
。有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席爾佛(Jay Silver)的《畫音筆
》(Drawdio)與《碰碰衣》(ok2touch),藝術家應用
基礎迴路原理,讓沾起顏料水的「畫音筆」能「畫」出各
種音高;而穿上「碰碰衣」更讓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化
為旋律。一般提到「失能」,多半按身障者的角度探討;
鮮少有人從自我身體檢視。資訊時代的人們過度仰賴科技
產品做為與他人溝通的工具,忘卻了與生俱來最自然的溝
通本能。此番「集體失能」是否已是當代社會的普遍病症
?展場藉由與作品/科技輔具的互動過程,個體得以檢視
在標準化社會之下,那條所謂「正常」與「不正常」的身
體界線。當「失能」、「使能」與「體驗失能」三環逐漸
產生交集,或許是當代人開始找尋未來身體故事的起點 。

参展藝術家及作品


救救你自己吧!!!(2007-2008)
安藤英由樹、吉田知史、渡邊淳司


蜜蜂診療計畫(2007)蘇珊娜.索瑞絲


生物遊戲:異種移植(2005)艾利歐.卡克飛


美國帶菌者(2008-9)克麗絲提娜.阮虹


體驗新生命、沈浸新生活(2009)
吳雅仙、Little Purple Fairy團隊、
Second Life Chihleemd Group


家用蛻皮(2004-2009) 奧利維埃.古雷


行氣(2007)吳淑敏 / 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


為能更具體延伸醫療與藝術間之對話,國美館特別與中國
醫藥大學合作,於該校附設醫院之兒童醫院與癌症中心規
劃「急凍醫世代-感官之維」系列展,藉由展出作品之啟
發性、詼諧性與遊戲性,觸動觀者內心的感受,緩和病患
及家屬在潛意識情緒上的衝突或困頓,維持內在與外在身
心的和諧。此外,國美館也與台東大學合作,由策展人吳
梓寧帶領學生團隊實際進入特教機構與療養院,運用無障
礙科技工具,與病患共同創作並紀錄創作過程。期望透過
跨域合作的方式,在藝術治療的層面上開啟台灣醫療院所
與美術館的對話經驗,期能建立有助於慰藉人心、療癒心
靈的模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